【大證研究】中國企業ESG評級現狀及未來展望
中國企業ESG評級現狀及未來展望
何雅婷(四川大證信用評級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內容摘要:ESG理念與我國雙碳目標發展一致,ESG評級從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維度,幫助投資者從非財務層面評估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實際績效。本文對比分析了國內外ESG評級指標體系,從2022年中國企業ESG評級結果分布情況來看,行業整體水平位于BBB到B之間,行業的ESG表現仍有提升空間。未來ESG發展將朝著助力雙碳目標實現、ESG信息披露規范化建設日趨重要、符合我國特色的ESG評價體系逐步完善、開啟ESG生態多方共建新格局、ESG評級結果運用領域不斷拓展方向發展。
關鍵詞:ESG評級;評級指標體系;ESG評級體系;評級現狀;未來展望
ESG是指圍繞E(環境)、S(社會)和G(治理)三個維度,反映企業價值理念、肩負責任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隨著ESG理念和ESG投資的逐步深入,國內外機構逐漸將ESG因素納入信用評級中,通過ESG評級,投資者能夠從非財務層面評估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實際績效,ESG評級較高的企業也面臨更低的政策和社會風險,同時開展ESG評級能夠有效倒逼企業加強自身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應對措施,提升ESG管理水平。本文通過對ESG背景及概念進行闡述,將國內外ESG評級指標體系進行對比,對我國ESG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進行了分析,為助推我國ESG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一、ESG概述
(一)ESG的背景及概念
ESG是E(環境)、S(社會)和G(公司治理)的簡稱,代表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該關注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ESG概念中的E(環境)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包括資源利用、能源消耗、廢物排放和碳排放等方面。S(社會)是指企業與員工、客戶、供應商以及社區等相關利益相關方之間的互動關系,包括勞工權益、人權保護、產品安全和社區參與等方面。G(公司治理)是指企業的治理能力,包括企業內部的決策制度、董事會組成、薪酬激勵、股東權益保護等方面。
ESG投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末的社會責任投資(SRI),當時一些投資者開始意識到企業的經營行為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并希望通過投資來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2004年6月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首次明確提出ESG概念,指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考慮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因素。在過去的幾十年里,ESG理念逐漸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接受,ESG評級成為評價可持續發展的綜合體系,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認識到ESG因素對投資回報和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將其納入投資決策的考量范圍。
(二)ESG評級的重要性
1、ESG評級較高的企業在市值提升和財務回報上表現更優
ESG闡述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理念,蘊含著企業經營的長期穩健性和可持續性,企業通過加強對環境、社會責任、治理水平的管理,會從盈利改善、減少風險等方面傳導至企業。眾多研究表明,ESG評級較高的企業在市值提升和財務回報上表現更優,原因在于ESG評級較高的企業在原材料、能源消耗和人力資源方面具備更強管理能力,往往在成本控制、風險管理和治理能力等方面形成相對競爭優勢,對提升財務回報起到正向作用,激勵上市企業擴大市值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2.良好的ESG評級有助于提升企業內在價值和聲譽
ESG契合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反映了企業面臨的環境及資源約束,體現了對員工、消費者和供應商等利益相關方的管理能力,能夠從非財務層面評估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實際績效,拓展了企業內在價值內容,ESG評級較高的企業面臨更低的政策和社會風險,良好的ESG評級結果有助于提升企業聲譽,而開展ESG評級能夠有效倒逼企業加強自身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應對措施,提升ESG管理水平。
3、ESG評級表現良好的企業在ESG投資標的篩選中獲得優勢
ESG評級在全球ESG投資生態中起到篩選投資標的和引導資金流向的作用,金融機構和指數供應商能夠通過ESG評級對企業進行篩選,選擇ESG評級較高的企業組成ESG指數。另一方面,ESG評級能夠為投資決策提供指導,降低投資風險,ESG評級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有關企業可持續性和綜合風險管理的信息,幫助投資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通過了解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投資者可以識別出具有較高社會責任和良好治理實踐的企業,從而選擇更具長期價值和潛在回報的投資標的。
二、國內外ESG評級指標體系對比
(一)ESG評級指標體系主要內容
本文選取了國內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四家ESG評級相關機構(MSCI、Wind、商道融綠和華證指數)對ESG評級指標體系進行對比分析。從環境方面來看,四家機構均關注氣候變化、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但MSCI更關注環境治理機遇,這些機遇包括提高清潔技術的可能性、發掘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和建造更環保建筑的可能性,Wind提出關注綠色建筑和綠色金融,華證則在環境友好中關注綠色工廠、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況,在環境管理中加入對環保行政處罰情況的考察。從社會方面來看,四家機構均關注人力資本、供應鏈、產品責任、信息安全和社會貢獻,其中MSCI提出對社會機遇的關注,這些機遇包括通信服務實踐情況、醫療健康服務實踐情況、金融服務實踐情況和在營養和健康領域的機遇,Wind建立了助力社區發展和醫療可及性的指標,商道融綠關注社區溝通、社區健康與安全和捐贈,華證在社會貢獻中構建了普惠、社區投資、就業和科技方面的指標。從治理方面來看,四家機構均關注商業道德和企業治理,這些指標涉及商業道德、反壟斷、貪污腐敗、所有權及控制、董事會、財務、高管薪酬等指標,其中MSCI在商業行為中有對稅務透明的考察,華證關注信息披露治理和外部處分,商道融綠關注ESG治理和業務連續性。
表1 國內外ESG評級一、二級指標對比
(二)ESG評級方法
從ESG評級方法來看,MSCI的方法論是關注企業或行業所面臨的在環境、社會和治理議題方面的風險和機遇,企業采取了何種措施應對關鍵風險及機遇,通過對不同行業確定關鍵議題的重要性,在根據ESG關鍵議題權重進行打分后,再針對爭議事件進行扣分處理,由此得到ESG評級結果。Wind將ESG評級得分分為管理實踐得分和爭議事件得分,滿分為10分,其中管理實踐得分占比70%,爭議事件得分占比30%,而管理實踐部分得分由環境管理實踐、社會管理實踐和治理管理實踐進行加權計分。華證的方法論是首先確定每個行業的核心議題指標,根據影響時間(短期、中期和長期)和影響程度(高、較高、中、較低、低、無)進行賦值,采用綜合評分法確定ESG評級結果。商道融綠的方法論是通過設立不同行業模型,建立ESG指標和指標權重,將ESG評級分數分為主動管理分數和風險暴露分數。
(三)ESG評級等級劃分
從ESG評級等級劃分來看,MSCI和Wind的ESG評級均采用AAA、AA、A、BBB、BB、B、CCC七檔評級,華證ESG評級采用AAA、AA、A、BBB、BB、B、CCC、CC、C九檔評級,并將ESG尾部風險分為嚴重警告、警告、關注和低風險四類,商道融綠ESG評級采用A(含+、-)、B(含+、-)、C(含+、-)和D共十檔評級。
三、我國ESG發展現狀
(一)ESG報告披露數量明顯增加
我國ESG始于企業環境和社會信息的自愿披露,最早是在2003年原國家環保總局《關于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公告》中要求污染超標企業披露環境信息。2008年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符合條件的上市企業披露環境信息和社會責任報告,邁入ESG自愿和強制披露相結合的階段。2018年證監會修訂了《上市企業治理準則》,標志著我國ESG信息披露框架基本形成。2021年6月證監會修訂了上市企業定期報告披露規則,新增環境和社會責任章節,鼓勵加強ESG報告信息披露。2022年1月,上交所《關于做好科創板上市企業2021年年度報告披露工作的通知》中明確科創板企業應當在年度報告中披露ESG相關信息,并視情況單獨編制和披露ESG報告。2022年5月,國資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企業質量工作方案》提出推動更多央企控股上市企業披露ESG專項報告,力爭到2023年報告披露全覆蓋。隨著監管政策的密集出臺,助推ESG報告披露數量及比例明顯增加,2022年A股上市企業ESG報告披露數量達1413家,約占A股上市企業30.2%。
(二)ESG評級體系框架基本建立
ESG投資在國外發展較快且廣受追捧,Bloomberg Intelligence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全球ESG資產規模達到37.8萬億美元,預計2025年全球ESG投資規模達50萬億美元。但在我國,ESG真正開始受到關注并快速發展起來還是近幾年,與國外相比,我國ESG發展仍處于探索階段。國外主流的ESG評級機構包括MSCI 、S&P Global、ISS等,其中MSCI在ESG評估和ESG指數構建方面已有超過40年經驗,而國內ESG評級體系則是在近五年才開始逐步建立和完善,比如中證指數、華證指數、Wind、潤靈環球、社投盟、商道融綠、中誠信綠金、中債估值中心等等,通過公開數據搜集和大數據采集,建立ESG評級框架和體系,發布ESG發展報告和ESG指數,逐步建立起我國ESG評級體系框架。
(三)ESG評級結果在國內外和不同行業間存在差異
從2022年中國企業ESG評級結果分布情況來看,行業整體水平位于BBB到B之間,而處于領先水平(AAA和AA級)的占比不足3%,其中Wind ESG等級分布主要集中在BBB級和BB級(占比81%),呈現“中間多、兩邊少”的特征,而MSCI ESG等級分布主要集中在BB級、B 級和CCC級(占比75%),等級分布集中在尾部后端。受信息披露不全、評級體系和指標權重差異、基礎數據口徑不統一和主觀定性打分因素影響,國內外主流機構的ESG評級結果存在一定差異。
圖1 2022年中國企業ESG評級結果分布
數據來源:MSCI、Wind
從不同行業ESG綜合得分來看,全行業ESG綜合得分均值為6.06分,其中僅4個行業的ESG綜合得分高于行業均值,13個行業的ESG綜合得分低于行業均值,說明全行業的ESG表現仍有提升空間,其中得分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是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得分排名倒數五名的行業分別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農林牧漁業、教育和建筑業。
圖2 2022年不同行業ESG綜合得分均值
數據來源:Wind
ESG細分維度包括環境維度、社會維度和治理維度。從環境維度來看,全行業的環境維度得分均值為1.45分,其中10個行業的環境維度得分高于全行業均值,僅7個行業的環境維度得分低于全行業均值,表明全行業的環境水平表現較好,其中環境得分最高的行業為金融業(3.40分),最低的為文化、體育和娛樂業(0.39分)。從社會維度來看,全行業的社會維度得分均值為3.74分,僅6個行業的社會維度得分高于行業均值,11個行業的社會維度得分低于行業均值,表明全行業的社會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其中社會得分最高的行業為制造業(4.26分),最低的為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82分)。從治理維度來看,全行業的治理維度得分均值為7.02分,僅1個行業的治理維度得分高于行業均值,16個行業的治理維度得分低于行業均值,表明全行業的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其中治理得分最高的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7.12分),最低的是農、林、牧、漁業(6.5分)。
圖3 2022年不同行業ESG細分維度得分均值
數據來源:Wind
四、我國ESG發展未來展望
(一)ESG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一方面ESG評級能夠幫助企業評估對環境的影響,為制定減少碳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的策略提供指導,促使企業關注其供應鏈的環境和社會風險,減少不可持續的資源使用和高碳排放的環節,促進低碳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另一方面投資者還可以根據ESG表現來選擇投資碳減排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企業,助推ESG投資走向成熟。
(二)ESG信息披露規范化建設日趨重要
ESG信息披露是ESG評級的基礎要件,如果不能獲得ESG相關信息,ESG評級就無從談起。我國目前針對ESG信息披露的相關機制還有待完善,在部分內容和指標上缺乏統一的標準。隨著國內ESG信息披露逐漸由自愿向強制轉變,采取“不遵守就解釋”的原則,推動ESG信息披露規范化建設成為重要議題。參照港交所的政策經驗,目前港股上市企業已經要求強制披露ESG信息,未來A股上市企業將會更多地加入ESG信息披露中來。
(三)符合我國特色的ESG評價體系逐步完善
ESG概念最早由國外首次提出,由于我國經濟體制及國情與其他國家存在較大差異,需結合我國特色制定ESG評級的指標體系和標準。目前國內學者開展了大量關于ESG指標及框架研究,為我國構建符合中國特色的ESG評級體系提供了理論基礎,隨著我國ESG投資與國際市場的聯系日益密切,國外ESG評級體系建設經驗將被充分借鑒,國內評級機構通過開展ESG行業標準制定和ESG評級,形成多元化的評級呈現方式,針對不同行業精細化評分模型,減少定性人為因素干擾,逐步縮小評級差異,逐步探索出中國特色ESG評價體系的發展之路。
(四)開啟ESG生態多方共建新格局
ESG生態建設需要監管部門、企業、資本機構、第三方評級機構和科研單位的多方共建和共同努力。監管部門應著力于完善ESG指引政策,加強政策協同性,宣導ESG理念。企業應加強對ESG的重視程度,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主動加強自身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應對措施,提升ESG管理水平,從而真正將ESG理念融入到企業文化中。資本機構應投入更多資本資金到ESG投資配套產品中,助推行業健康良性發展。第三方評級機構應充分發揮其專業性和獨立性優勢,合理借鑒國內外經驗構建ESG評級體系,為ESG生態鏈上的各個環節提供配套服務,推動我國ESG發展。
(五)ESG評級結果運用領域不斷拓展
隨著我國ESG的不斷發展,ESG評級結果運用領域有望不斷拓展,持續推動ESG評級結果在基本面研究、基金理財、量化策略、風險管理、投融資、指數產品等領域的運用,向投資者傳遞ESG投資理念,挖掘ESG因素對投資風險和收益的衡量作用,提升風險監測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
來源:本文發表在《黑龍江金融》2023年第12期。
參考文獻:
[1]高慧珂.ESG與信用評級的關聯[J].清華金融評論,2021(1):1-3.
[2]王凱,張志偉.國內外ESG評級現狀、比較及展望[J].財會月刊,2021(12):137-143.
[3]劉璐,吁文濤.企業ESG評價和傳統信用評級體系比較研究[J].新金融,2021(4):59-64.
[4]郄海拓,趙丹陽,李靖.中國互聯網服務企業ESG評級差異分析及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7):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