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證研究】四川省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行業2021年信用分析報告
為加強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更好地向主管部門、行業經營者及投資者提供參考,促進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健康發展,大證信用采集了四川省內信息技術服務領域企業信息,結合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從基本狀況、社會責任、經營管理、研發創新、財務狀況、信用狀況等方面進行分析,充分揭示行業信用風險,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及建議。
大證觀點
1.根據大證信用對樣本企業的具體分析,發現四川省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大多為中小型企業,整體經營年限較長,員工素質較高,且榮獲較多政府或社會榮譽。
2.大證信用發現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企業整體財務風險可控,但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業務拓展困難,營業收入有所下滑,應收賬款周轉效率較低,現金流較為緊張,面臨一定償債壓力。
3.大證信用發現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企業榮獲較多政府或社會榮譽,信用狀況整體表現較好,但仍存在違反稅收管理和構成假冒專利行為,應增強遵紀守法意識,加強誠信建設。
4.大證信用認為應強化企業研發能力建設,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提升企業的誠信經營意識,進一步加強產業鏈條建設,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促進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是指利用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技術對信息進行生產、收集、處理、加工、存儲、運輸、檢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務的業務活動,是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具有技術更新快、產品附加值高、應用領域廣、滲透能力強、資源消耗低、人力資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點,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一、行業發展現狀
(一)全國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現狀
2021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下稱“軟件業”)運行態勢良好,軟件業務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軟件業務出口保持增長,從業人員規模不斷擴大,“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根據2021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公報,2021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超4萬家,累計完成軟件業務收入94994億元,同比增長17.7%,兩年復合增長率為15.5%。軟件業利潤總額11875億元,同比增長7.6%,兩年復合增長率為7.7%;主營業務利潤率提高0.1個百分點達9.2%。
圖1 2014年-2021年軟件業務收入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分領域來看,2021年,軟件產品收入24433億元,同比增長12.3%,占全行業收入比重為25.7%;信息技術服務收入60312億元,同比增長20.0%,占全行業收入比重為63.5%;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收入1825億元,同比增長13.0%,占全行業收入比重為1.9%;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8425億元,同比增長19.0%,占全行業收入比重為8.9%。
圖2 2021年軟件業分類收入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分地區來看,2021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完成軟件業務收入76164億元、4618億元、11586億元和2627億元,四個地區軟件業務收入在全國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80.2%、4.9%、12.2%和2.8%。其中四川省軟件業務收入居全國第七,中西部第一。
圖3 2021年軟件業務收入前十省市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二)四川省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概況
據四川省統計局官網消息,2021年四川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22.2%。2020年全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727億元,是2015年的2.1倍,年均增長率達到15.9%。其中,軟件業務收入4241億元,同比增長15.3%;利潤總額達到515億元,同比增長15.8%,業務利潤率達到12.1%。2020年全省軟件從業人員平均人數達39.1萬,年人均貢獻軟件業務收入108.5萬元。
按照《四川省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三年行動計劃》,到2023年,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收入達8000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對經濟轉型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全省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總數超過2500家;建成1-2個國內一流的軟件產業名園(區),1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全省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從業人員總數超過50萬人;突破50項以上關鍵技術瓶頸,研發50項以上標志性軟件產品;在信息安全、工業軟件、數字文創、人工智能等領域形成領先全國的產業高地。
二、四川省行業信用現狀
為更好地向主管部門及投資者提供參考,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健康發展,實現三年行動計劃產業目標,大證信用采集、整理和分析了四川省內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信息,旨在展示四川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信用現狀,揭示企業經營管理風險。
(一)基本狀況分析
從企業規模來看,樣本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其中大型企業占比3.13%,中型企業占比23.96%,小型企業占比72.92%,如下圖:
圖4 樣本企業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大證信用數據庫
從經營年限來看,樣本企業最長經營年限為30年,最短經營年限為4年,平均經營年限為15.40年,整體經營時間較長。
從凈資產規模來看,樣本企業凈資產規模主要集中在1000萬-5000萬,占比41.67%,凈資產規模超過5億元的企業僅占4.17%。
圖5 樣本企業凈資產情況
數據來源:大證信用數據庫
(二)社會責任分析
樣本企業均依法對員工履行相應義務,勞資關系良好,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表現較好,但僅有26.04%的企業積極參與慈善捐贈、抗震救災或社會公益活動。企業應積極參與慈善捐贈、抗震救災、社會公益服務等活動,多做社會貢獻,主動履行社會責任。
(三)經營管理分析
從員工素質來看,樣本企業的員工素質較高,有63.16%的企業大專及以上學歷員工占比高于90%,其中25.26%的企業所有員工均為大專及以上學歷,大專及以上學歷員工占比低于50%的企業僅占1.05%。
圖6 樣本企業員工學歷情況
數據來源:大證信用數據庫
從履約信用來看,有8.33%的企業存在14條法律糾紛敗訴信息,主要涉及買賣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等,企業應加強遵紀守法意識,依法履行合同,提升履約信用。
(四)研發創新分析
研發投入不僅與基礎科學創新能力高低密切相關,而且是衡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本次樣本企業中有9.38%的企業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20%以上,有15.63%的企業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10%-20%,有18.75%的企業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5%-10%,有14.58%的企業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5%以下,但仍有41.67%的企業無研發投入,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圖7 樣本企業研發投入情況
數據來源:大證信用數據庫
(五)財務狀況分析
從償債狀況來看,本次樣本企業中有63.54%的企業資產負債率低于50%,整體償債能力較強,但企業的現金流問題較為突出,集中反映在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上,有40.63%的企業現金流表現為凈流出,短期債務的現金保障能力仍有待加強。
從盈利狀況來看,樣本企業中有48.96%的企業經營效率較高,盈利能力較強,但約有10.42%的企業出現虧損,企業應加強對成本費用的管控,提升盈利水平。
從營運狀況來看,樣本企業中有76.04%的企業營運狀況有待改善,特別是應收賬款周轉效率較低,企業對應收賬款的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
從發展狀況來看,樣本企業中有29.17%的企業發展能力較好,持續經營能力較強,但有38.54%的企業業務規模出現縮減,52.08%的企業利潤規模出現下滑,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業務開拓面臨一定困難,經營規模有所縮減,甚至出現虧損,發展狀況有待改善。
(六)信用狀況分析
報告主要從納稅領域、金融領域、司法領域、建設領域、環保領域、及其他領域的優良信譽和不良記錄等方面對企業的公共信用狀況進行分析。
通過采集、分析和整理近三年內樣本企業的公共信用信息,發現樣本企業中有97.92%的企業獲得了政府或社會榮譽,包括但不限于A級納稅人、高新技術企業、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誠信示范企業、先進企業、標桿企業等;仍有2.08%的企業存在行政處罰記錄,主要是違反稅收管理和構成假冒專利行為,企業應增強遵紀守法意識,逐步開展信用修復,加強誠信建設,進一步改善企業公共信用狀況。
總的來說,四川省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大多為中小型企業,整體經營年限較長,員工素質較高,財務風險可控,且榮獲較多政府或社會榮譽,行業整體狀況表現較好。
三、行業問題分析
報告通過對四川省內樣本企業的整理分析,可以發現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快速發展,取得了較多成就,但仍需注意以下問題:
1.企業規模小,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樣本企業里大型企業僅占比3.13%,企業小散弱,產業生態競爭力亟待提升,產業結構需進一步優化。同時軟件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現有人才中基礎人才占比大,創業型、領軍型、掌握前沿技術的高級人才占比小,人才引進難度較大,無法滿足大數據快速發展的需求。
2.研發投入不足,核心競爭力不強
企業實力弱、資金有限,超過50%的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在5%以下,其中更有41.67%的企業無研發投入,沒有能力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及應用,關鍵核心技術存在短板,原始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亟需加強。
3.受疫情影響較大,財務狀況有待改善
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業務拓展困難,營業收入有所下滑,且應收賬款周轉效率較低,經營性現金流較為緊張,面臨一定償債壓力。
4.存在行政處罰情況,公共信用狀況有待改善
部分企業因違反稅收管理或構成假冒專利行為被相關部門行政處罰,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招投標、政府采購、評優評先等工作,知識產權保護需要進一步加強,公共信用狀況有待改善。
5.企業軟件化能力較弱,發展環境仍需完善
企業軟件化能力較弱,“重硬輕軟”現象依然嚴重,軟件價值失衡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軟件與各領域融合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需進一步深化,進一步推動數字化發展進程。
四、行業建議
(一)強化企業研發能力建設
企業應加強軟件人才培養,完善項目研發管理制度,做好日常研發費用歸集,主動適應政策導向,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強化,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
企業應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密切關注現金流及應收賬款情況。首先,企業需要加強市場需求分析并合理制定業務開展計劃,同時加強對成本費用的管控力度以提升利潤規模。其次,要關注現金流情況,嚴控各類現金支出,保證有充足的經營性現金來維持各項運營活動。最后,針對部分企業存在的應收賬款回款問題,應進一步加大回款力度,落實預算管理,將應收賬款回款情況與績效考核掛鉤,改善企業信用管理狀況。
(三)加強信用管理,提升企業誠信經營意識
加強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企業信用檔案,有效落實企業的誠信管理,同時加強行業自律管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信息技術服務企業樹立誠信經營理念,建立誠信經營承諾制度;強化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培育和規范,提高專業化信用服務水平,促進信息技術服務市場發展。
(四)加強產業鏈條建設,做大做強數字經濟
推動四川省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體系建設,推進產業鏈式發展,從人才、融資、創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培育中小企業,幫助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規模效益好、市場競爭力強的名牌企業,優化產業結構,做大做強數字經濟。
五、行業發展與展望
2022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成渝樞紐建設有利于該區域5G基站、千兆光纖“雙千兆”網絡、綠色低碳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數字經濟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將加快布局,涉及IDC服務商、精密溫控、云計算、數據加工、存儲備份等,以及智慧醫療、智能空管、普惠金融等優勢特色應用領域;此外,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也將提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將深度融合。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隨著“東數西算”的不斷推進,預計未來四川省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市場仍將保持平穩健康發展。